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Redis 的主从同步机制是其数据复制特性的核心。这种机制允许一个或多个从服务器(slave servers)复制主服务器(master server)上的数据,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冗余。以下是 Redis 主从数据同步的详细解释:
初始同步
- 开始同步: 当从服务器连接到主服务器时,它会发送一个
PSYNC
命令来开始同步过程。
- 数据快照: 主服务器执行一个
BGSAVE
命令来在后台创建一个当前数据的快照(RDB文件)。
- 转移快照: 主服务器将快照文件传输给从服务器。期间,主服务器还会累积所有写命令。
- 加载快照: 从服务器接收到快照文件后,它会加载这个文件来更新自己的数据集。
- 同步缓冲区: 在快照创建期间累积的写命令被存储在主服务器的同步缓冲区中。
- 应用更改: 一旦从服务器加载完快照文件,主服务器会将同步缓冲区中的所有写命令发送给从服务器,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增量同步
- 在初始同步之后,主服务器会持续地将新的写命令发送给从服务器。
- 从服务器应用这些命令来保持与主服务器的数据一致。
处理断线和重新连接
- 如果从服务器断线,它会尝试重新连接到主服务器。
- 重新连接后,从服务器会使用
PSYNC
命令尝试进行部分重新同步。
- 如果部分同步可能,主服务器会发送从断开以来累积的所有写命令;如果不可能(例如,由于断开时间太长,主服务器已不再保存相关的数据),则进行完整的重新同步。
注意事项
- 同步延迟: 在高负载情况下,或者当使用大量写命令时,从服务器可能会出现与主服务器的同步延迟。
- 持久化: 虽然主服务器通常会持久化其数据,但从服务器是否持久化数据则取决于其配置。
- 配置: 可以通过修改 Redis 配置文件或使用命令行工具来配置和管理主从同步。
- 网络: 主从同步对网络质量敏感,因此需要确保主从服务器之间有稳定的网络连接。
总之,Redis 的主从同步机制通过初始同步和增量同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使得从服务器可以作为读请求的负载均衡器或作为数据冗余和备份的手段。这种机制在提高数据可用性和扩展读操作方面至关重要。
- 作者:奥利弗
- 链接:https://www.aolifu.org/article/redis_master_slave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