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Spring Retry
的底层实现原理涉及几个关键组件:重试模板 (RetryTemplate
)、重试策略 (RetryPolicy
)、退避策略 (BackOffPolicy
) 和代理机制。我们将深入探讨每个组件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方式。1. RetryTemplate
RetryTemplate
是 Spring Retry
的核心组件,提供了执行操作并在失败时进行重试的模板。它使用模板方法设计模式,其中业务逻辑执行是模板中的可变部分。当一个方法被 @Retryable
注解标记时,RetryTemplate
控制着方法调用,并根据定义的策略来决定是否重试。2. RetryPolicy
RetryPolicy
决定了是否可以重试。它定义了哪些异常应触发重试,以及重试的次数。当一个操作失败时,RetryTemplate
会查询 RetryPolicy
来判断是否需要重试。例如,SimpleRetryPolicy
允许指定最大重试次数和可重试的异常类型。3. BackOffPolicy
BackOffPolicy
定义了重试之间的等待时间。它可以实现固定等待时间、指数退避等策略。例如,FixedBackOffPolicy
在重试之间提供了固定的暂停时间,而 ExponentialBackOffPolicy
提供了基于指数函数增长的暂停时间。4. 代理和AOP
在 Spring 中,
@Retryable
注解的工作是通过 AOP(面向切面编程)实现的。当应用启动并且 @EnableRetry
注解激活时,Spring 创建一个代理来包裹所有含有 @Retryable
注解的方法。这个代理负责在方法执行前后添加重试逻辑。5. 工作流程
- 方法调用:当调用一个用
@Retryable
注解的方法时,实际上是通过代理调用的。
- 重试决策:如果方法抛出异常,
RetryTemplate
检查RetryPolicy
是否允许重试。
- 退避策略:如果允许重试,
BackOffPolicy
决定等待多久再次尝试。
- 重试或回退:如果达到最大重试次数,将调用使用
@Recover
注解的方法;否则,重试失败的操作。
- 完成或恢复:最终,操作要么成功完成,要么执行恢复逻辑。
结论
Spring Retry
的实现基于模板方法模式、策略模式和 AOP。这种设计使得添加重试逻辑变得简单,同时提供了灵活性来定制重试行为和策略。这种模块化和可插拔的设计也使得 Spring Retry
能够很容易地与现有的 Spring 应用集成。- 作者:奥利弗
- 链接:https://www.aolifu.org/article/spring_retry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