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从“聊天机器人”到“数字协作者”,中国团队如何用“知行合一”的AI之手重构未来工作流?
当AI开始“主动思考”—— 一场不眠之夜的革命
“DeepSeek之后,又一个科技圈的不眠之夜。”2025年3月6日凌晨,全球AI从业者的目光被一款名为Manus的中国造AI Agent点燃。社交媒体上,用户为获取一个内测邀请码彻夜蹲守,有人惊叹“这才是真正的通用智能体”,也有人预言“它将取代90%的初级白领工作”,这个由Monica.im团队打造的全球首款通用型Agent,究竟有何魔力?答案藏在它的名字里——“Manus”,拉丁语意为“手”,取自“知行合一”(Mens et Manus)。它不再只是回答问题的大脑,而是成为一双能调用工具、执行任务的“手”,让AI从“建议者”跃升为“行动者”
官网演示视频:
一、技术突破:从“功能机”到“智能体”的跃迁
1. 多代理架构:像人类一样拆解任务
Manus首创的Multiple Agent架构,将任务拆解为规划、执行、验证三个模块。例如筛选简历时,规划代理分解任务为“解压→分析→排名”,执行代理调用Python生成Excel表格,验证代理交叉核对数据准确性。每个代理独立运行于沙盒环境,避免干扰,又能通过记忆功能学习用户偏好(如偏好表格呈现)
2. GAIA基准测试的SOTA表现
在评估通用AI助手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GAIA测试中,Manus以远超OpenAI同类产品的成绩刷新纪录,尤其在长尾任务(如跨平台视频检索)中展现出惊人的鲁棒性。其技术哲学“Less Structure, More Intelligence”,通过灵活架构让能力自然涌现,而非预设功能模块
3. 异步执行的“实习生逻辑”
用户下达指令后,Manus可脱离本地设备在云端异步运行。就像“下班前吩咐实习生”,即使关闭电脑,它仍能完成任务后自动推送结果。这种7x24小时待命的特性,让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员工”
二、应用场景:从“辅助工具”到“执行主体”
1. 人力资源:15份简历10分钟生成排名表
用户上传压缩包后,Manus自动解压、逐页分析简历,根据强化学习经验生成候选人分级,并编写Python脚本输出Excel表格。更惊艳的是,它能记住用户偏好,下次直接以表格呈现结果

2. 房产选购:像经纪人一样分析纽约房源
输入预算和需求(安全社区、优质学校),Manus自动爬取房产数据,编写程序计算可负担房价,生成包含社区安全分析、推荐房源和资源链接的报告,效率远超传统中介

3. 金融投资:股票关联性的深度推演
分析英伟达、台积电股价相关性时,Manus调用雅虎金融API获取数据,交叉验证准确性,并用Python生成可视化图表和因果分析报告,堪比专业分析师

其他爆款用例:
- 旅行规划:定制日本7天求婚行程,附HTML手册与地图
- 教育创新:为中学教师生成动量守恒定律动画演示
- 保险决策:对比条款生成最佳方案表
三、幕后故事:从校园创业到AI颠覆者的逆袭
Manus的背后是连续创业者肖弘的十年磨一剑。从2015年失败的校园社交项目,到2020年百万用户的微信公众号工具,再到2022年抓住大模型风口创立Monica,他的团队始终聚焦“工具即服务”。通过海外市场差异化策略(如异步处理、多语言支持),Monica用户已突破1000万,而Manus的推出标志着从“功能聚合”到“能力创造”的战略转型
四、争议与反思:当AI的手伸向现实世界
- 隐私与责任:房产推荐若存在信息偏差,责任归属成谜
- 职业冲击:分析师、文员、中介等岗位或面临重构
- 技术局限:专业领域(如法律、医疗)仍需预设工具链
正如创始人肖弘所言:“当前Agent仍是‘功能机’。”若将AGI比作自动驾驶,Manus或许处于L2-L3级——能处理明确场景,但尚未达到人类的全局认知
结语:重新定义人机关系的哲学实验
Manus的爆发不仅是技术胜利,更是一场关于协作范式的革命。当AI从“服从指令的工具”进化为“拥有执行自主权的协作者”,人类的核心价值将转向创造性目标制定,而教育、管理、甚至伦理体系都需重新思考。
正如拉丁谚语所言:“Manus multae cor unum”(众手一心)。此刻,这双AI之手已推开未来之门,而门后的世界,正等待我们以新的智慧与之共舞。
立即申请内测:https://manus.im/
(内测资格一码难求,手速决定生产力!)
- 作者:奥利弗
- 链接:https://www.aolifu.org/article/manus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